台媒:美国军火商访台,真有利于台湾安全?

美国军火商来台访问并举行论坛。中央社

尽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连两年将台海列为全球最可能爆发战争的热点之一,蔡英文政府却未试图改善两岸互信或为台海紧张对峙降温,除了每年提高国防经费,去年底还被美国施压延长义务役役期为一年,甚至传出警察及海巡署都要被当成「第二陆军」及「第二海军」备用,使得国人无不担忧,台海是否真的濒临战争边缘?

大陆机舰扰台早已常态化,正当蔡政府是否有能力纾缓两岸紧张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之际,多达二十五家美国军火商五月初联袂访台,其目的不言自明,因为在他们眼中,台海面临军事冲突的高风险代表着庞大商机。可悲的是,台湾人关心的是国家安危,但总统府副秘书长黄重谚竟关切国内军工产业股价,整个执政党有如「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再世。见识到蔡政府高官对国安问题的轻慢姿态,民众只能徒呼负负!

面对这么多美国军火商同时访台,蔡政府赶忙划清界线,先说蔡总统不会与他们碰面,接着又说这些军火商来台是为了寻找能合作的本地厂商,不是为了卖军火,对中国军工产业将是一大助益。不过,这些辩词真能让国人信服吗?还是蔡政府担心战争阴霾笼罩台湾不利于民进党选情,所以刻意与美国军火商保持距离?

台湾是向美国采购军火的前十大,因此台湾对这些军火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现在蔡政府不追究军售案遭严重延宕的美方责任,却还想着和美国军火商合作,岂不是本末倒置?而且,别忘了,中国过去曾研发成功的IDF自制战机及飞弹,都曾遭遇美方阻挠、甚至打压而中断,导致人才流失。倘若让美国过度介入中国的建军备战,难保不会重蹈覆辙。

诚如前海军中将兰宁利的分析,以台湾相对小的市场来看,台湾生产军工产品并未有商业效益,因此美方或许会将无涉高科技的武器转单在台湾生产,以解目前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我方「不要奢望将来可以扩大生产外销,更别奢想其他高性能远程打击性武器的技转,那是异想天开」。他还重批蔡政府国安团队,只知附和美方政府、甚至军工产业来制定国安策略,反而破坏行之有年的国安部署。

蔡政府大肆宣传「备战才能避战」,却不敢向国人说出备战应付出多少代价的实话,反而陷入「尾巴摇狗」的尴尬。美国可能让台湾生产军工产品,看似可让台湾军工产业获利,但蔡政府还是持续向美国大量军购,台湾是否能承受两岸军备竞赛的无底洞?蔡政府有责任向国人说清楚。

美国驻北京大使伯恩斯近日重申美国的一中政策,表示美国是依据《台湾关系法》协助台湾自我防卫,除了持续对台军售,也拒绝接受中共保留武力解决两岸歧见的主张,强调美国随时准备好与中共对话,也鼓励两岸恢复对话以降低冲突风险。很显然,美方虽重视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但反对台海任一方片面改变现状,也不乐见两岸爆发冲突,以免波及区域及全球和平稳定。

台湾人当然肯定并支持政府持续强化自我防卫能力,也欢迎美国协助国军建军备战,不过更期望执政的民进党能严肃面对台海风险威胁国家安全的问题,应尽全力改善两岸关系,为台海紧张情势降温。然而,看到蔡政府吹嘘台美关系如何紧密友好,却将日益恶化的两岸对抗当成攫取选票的筹码,两岸恐将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