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导航并执行某些功能。 您将在下面找到有关每个同意类别下的所有 cookie 的详细信息。

归类为“必要”的 cookie 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于启用网站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并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这些 Cookie 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始终活跃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中国教育部派出工作组严查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纬度新闻网】据中国教育部官网8月4日消息,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监测工作,专门下发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工作通知,召开各省教育部门核查部署会议。近日,教育部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省开展专项核查,严查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教育部工作组以直奔主题、直插一线的方式,深入高校、院系,通过检查就业数据自查清单、核对自查报告、抽查相关就业佐证材料,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逐一开展调查核实和现场约谈,对高校规范开展毕业去向登记监测、严防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开展了针对性核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地方和高校立查立改、及时纠正;对经核实存在虚假签约、虚假证明等违规行为的,责成有关部门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高校和人员责任,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严守就业数据真实准确底线,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重点核查灵活就业等相关数据,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就业违规行为。

教育部和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已开通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就业违规问题举报。对相关举报信息,督促各地逐条核实,举报一个、查处一个。教育部已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发送信息,提醒毕业生及时登录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https://dj.ncss.cn/)确认本人毕业去向信息。8月起,还将委托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抽样调查。

教育部将继续督促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就业监测工作要求,实事求是、规范有序推进就业工作,严防就业数据失真。同时,指导各地各高校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并会同人社部门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

据北京青年报,“@所有人,请已经完成协议书网签的同学尽快完成打印盖章后交给学院,未完成网签的同学请尽快发动关系联系签约单位。”一高校2023届毕业生小紫,在班级微信群中收到了来自辅导员的督促信息。

4月,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决定未来的关键时刻。此前,小紫一直在备战考研,因上岸未果,她思考再三,决定二战再考。由于没能在临近毕业时顺利收到企业offer,按时按规签订三方协议对她来说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老师却在后面一直催促。

“起初,老师给我打的是‘感情牌’。”电话里,辅导员告诉小紫,“签订三方协议能够为学校就业率做贡献,数据好的话,对下一届招生有帮助。”

“就业反馈表会录入学生就业信息进系统,所以同学们不能选择待就业。”看到辅导员在班群里群发的消息后,小紫便在“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表”上填写了个人信息,但在“目前的就业状态”一栏中处于待就业状态的她勾选了“灵活就业”。

在小紫签完就业反馈表的一个半月后,论文指导老师又突然在师门小群里@了她及其他三位同学。老师表示:“请之前签订灵活就业协议的同学在‘就业协议书’上重新填写就业信息。”此时的小紫已毕业回到了家。

小紫发现,群里新发的“就业协议书”与之前填写的“就业信息反馈表”完全不一样:需填写的个人信息分成了甲乙两方,原先可供选择的“就业状况”也消失了,在文档最后空白处新增了9条具体的协议内容,并需要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盖章。

小紫意识到,学院兜兜转转还是要求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我觉得是学院就业率太低才会要求毕业生改签就业协议。”随后,她收到了论文指导老师的私信:“签就业协议书可以避免麻烦,灵活就业还需要提供工资流水,每月得接受学校的回访和省、部两级核实,而填写就业协议书就不需要这些。”

小紫表示,学校自始至终没给她留有余地填写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没有老师和她解释过三方协议是否可以不签。

中国青年报此前发表评论文章《68元就能买山寨协议?别让“纸面就业”耽误学生》。

日前,《北京青年报》曝光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存在的“纸面就业”现象。所谓的“纸面就业”现象,指的是一些大学生并没有真正就业,而是假装找到了工作的现象。为了提高“就业率”,一些学校甚至制造虚假的就业数据。比如,一些高校将三方协议的签约率要求“层层传导”,有的辅导员为了“方便”学生,直接代其“网签”。甚至有商家为了帮助毕业生“假就业”,提供付费“盖章”服务,在假装就业的利益链上,竟然还产生了一套“盈利模式”。

就业情况造假的现实危害性,绝不容小觑。首先,它会制造“虚假繁荣”,让老师、学校乃至就业市场对就业形势产生误判。虽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让一些人焦虑不安,但不顾事实、刻意造假,即便一时麻痹了人们的神经,迟早也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再者,一所高校的就业情况,直接关联着它的社会形象,而“纸面就业”则会严重损害高校的公信力,长远来看,更加不利于高校招生,也无助于高校的发展。

因此,对“纸面就业”尤其是就业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就在上个月,教育部开会要求全国各地高校“坚持实事求是,对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尤其是要落实“四不准”的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教育部还表态,要对违规者严肃追责和问责。

据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16-24岁、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21.3%、4.1%。

25-59岁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学历、大专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4%、4.4%、3.9%、3.2%。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与上月持平。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

7月17日,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关于年轻人的失业率,下个月会有望回落吗?

对此,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关于青年人失业率,随着大学毕业生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从季节上、历史上来看,每到毕业季的时候,青年人失业率都会有所上升。

从今年的情况看,6月份,青年失业率为21.3%,比上月有所提高。从下个月情况看,由于青年毕业生、年轻人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有可能还会有所提高。一般随着毕业季过去,年轻人逐步找到工作,从历史规律来看,8月份以后,会逐步下降。这是关于青年人的就业情况。

(综合自教育部官网、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