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导航并执行某些功能。 您将在下面找到有关每个同意类别下的所有 cookie 的详细信息。

归类为“必要”的 cookie 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于启用网站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并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这些 Cookie 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始终活跃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中国历史研究院称“毛岸英因做蛋炒饭引来敌机”是最恶毒谣言

【纬度新闻网】中国社科院下属的中国历史研究院针对毛泽东长子毛岸英逝世73周年发布视频短片,指“毛岸英牺牲是因其做蛋炒饭生火引来敌机”的说法,是最为恶毒的谣言。


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微博截图

中国历史研究院11月25日在官方微博发布一条标题为“毛岸英烈士逝世73周年 还毛岸英烈士清白!”的视频,该视频全长4分29秒。

微博内容说,“民族大义前,硝烟战火中,毛岸英毅然奔赴朝鲜战场,壮烈牺牲。然而,毛岸英烈士为国捐躯的壮举,却被一些人泼上了各种脏水,其中尤以“毛岸英牺牲是因其做蛋炒饭生火引来敌机”的谣言最为恶毒。英烈不容玷污,历史不容亵渎!今天,戳破谣言、澄清史实、敬悼英魂,还烈士清白!”

视频中提到,“做蛋炒饭生火引来敌机”的说法,来源于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某所写的一部回忆录,至今仍“谬种流传”。

视频称这个谎言“漏洞百出”,强调当时的志愿军根本没有米饭可吃,只能吃高粱米;并引述当时其他当事人和目击者说法,指杨某所撰回忆录关于毛岸英牺牲经过的描述,根本经不起核实。

视频还说,这本书有意误导读者,是想让人误以为毛岸英等人是因不遵守军纪,生火做饭才引来敌机。

毛岸英是已故中共领袖毛泽东与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的长子。1950年10月,新婚不久的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战役,担任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但11月25日在一次美军空袭中阵亡。此后,对于毛岸英的死因,中国网络和民间一直流传各种说法和传闻。

据联合早报报道,中国网信办举报中心在2021年主办“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时,曾发布涉中共党史辟谣榜,澄清一系列涉党史谣言,其中就包括”毛岸英因蛋炒饭牺牲”。

百度百科显示,杨迪(1923.10-2006.5.4),湖南湘潭人,1938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学员,文书,见习参谋,参谋,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集团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辽沈、平津、广西、广州、海南岛等战役战斗,参加了抗美援朝。杨迪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2006年5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享年83岁。


资料图片:杨迪

1950年10月进入朝鲜,杨迪先后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作战处处长。

杨迪先后出版了《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2008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2003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2003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三部作品。

社会评价称,杨迪有着对军事历史严格求实的态度,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反映历史。要准确地反映历史,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占有、分析、研究、调查、校对历史材料。这三部战史回忆录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档案馆的,如有军事科学院、总参谋部和有关省市的档案材料,特别是当年的来往电报、批件等;文字记载的,如报刊、书籍,公开的、内部的;杨迪当年的战地日记,也有访谈等等。只有在掌握翔实材料的基础上写作,才能做到真实、确凿、具体、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当时的历史面目。

(本文依据了中国历史研究院、百度百科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