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导航并执行某些功能。 您将在下面找到有关每个同意类别下的所有 cookie 的详细信息。

归类为“必要”的 cookie 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于启用网站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并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这些 Cookie 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始终活跃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有重大发现

1号墓发掘现场
1号墓发掘现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

【纬度新闻网】据《中国青年报》1月26日报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布了秦始皇帝陵1号陪葬墓的最新考古成果。经考古发现,1号陪葬墓因墓主等级极高,可以确定是帝陵规制下的“秦帝国第一陪葬墓”。

从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始皇帝陵外城西侧展开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发现9座大、中型墓葬,整齐有序,东西一字排列。从2013年开始,考古队对其中的QLCM1(简称1号墓)进行了持续发掘。

1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全长约100米,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墓道两侧有三座车马陪葬坑。

经发掘,1号墓内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陶器器形有茧形壶、缶、罐、豆、盆等;青铜器有鼎、豆、钫、壶、盘、甑、灯以及编钟、琴轸等;玉器有玉圭、玉壁及小玉鼎等;兵器有铁剑、铁甲、带廓铜弩机、铜戈等;小型明器有金银骆驼、舞袖俑、吹奏俑、百戏俑、马俑、骑马俑、猎犬、银盒等;另有金带钩及数量较多的铜半两。

此外,考古队在1号墓北墓道清理出一辆四轮独辀木车,木车遗迹保存完整。木车总长约7.2米,上带有完整方形彩绘车盖,东西宽2.6米,南北长4.2米,红色鲜艳,保存完好。目前已清理出铜质盖弓帽19个,均套于盖弓上,盖弓遗迹保存较好;车盖下压有方形木架,当为车舆。上有曲尺形、圆柱形铜构件。车舆两侧共有4个车轮,附有大型铜质车軎。车衡与车辕十字相交,衡上有两个车轭,均保存完整。

在1号墓的3个陪葬坑内,也出土了四马驾独輈木车等遗物。其中一个陪葬坑根据残留遗迹来判断,埋藏了5组车马(一组为羊车),包括独輈木车4辆,双辕木车1辆。羊车组为六羊,并列一排,身上装饰有类似于驾马的铜节约、带扣、铜环等青铜马具,显示出处于驾车状态,因此判断为羊车。

考古专家表示,通过对墓葬及其陪葬坑的发掘,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收获和新认识。

首先,1号墓为一座大型中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丧葬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的极具价值的考古资料。

另外,1号墓从属于秦始皇帝陵的特征显著,与秦始皇帝陵整体规划设计紧密相关,时代为战国晚期到秦统一;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它见证了夏商至战国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战国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独立陵园制”的形成与确立,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的巨大历史变革, 极大地丰富了对秦帝国统一前后物质文化以及所代表的制度文化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同时,多种形式、多种形制和多种用途的车辆,集中出土于一墓,极其罕见,也对研究秦汉时期丧葬用车及陪葬用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

据介绍,墓道中的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它与棺柩下葬密切相关,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属于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