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中国经济通胀降幅创14年来最低

超市购物
中国南方某市的超市内正在挑选商品的顾客。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2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1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 0.8%,为 2009 年 9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降幅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下降 0.5%。

有经济学家对此表示,今天的CPI数据显示,中国面临持续的通缩压力,中国需要迅速、积极地采取行动,以避免通货紧缩预期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

生产者价格指数下跌 2.5%,标志着工厂出厂成本连续 16 个月出现通缩。

最新数据发布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中国采取更多措施刺激经济并扭转股市下滑。尽管政府努力加大刺激力度,包括向银行释放长期现金和发行更多政府债券为建设项目提供资金等措施,但人们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信心仍然减弱。

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阻止价值 5 万亿美元的股市抛售。据彭博社本周早些时候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听取监管机构关于此次溃败的情况通报。北京方面免职了中国主要证券监管机构的负责人,此举在整个行业引发了冲击,凸显了这一紧迫性。

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直受到物价下跌的困扰,因为该国正在努力重振内需和消费者信心。第四季度整体经济价格指标出现了自 1999 年以来最长的下滑,突显了政策制定者今年寻求提振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挑战的严重性。

“该报告传达了一个信息——经济需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来提振需求并摆脱低迷的信心。中国人民银行已表示,抗击通货紧缩是首要任务,并将推出更多刺激措施。问题是,它的力度有多大,以及银行是否以更多、更便宜的信贷形式传递宽松政策。”

——经济学家朱埃里克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后,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0.4%,增速低于12月,是去年6月以来的最弱涨幅。猪肉价格下跌17%,拖累食品价格下跌5.9%,这是自1994年以来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

通缩风险十分严重。如果中国无法有效扭转这一趋势,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螺旋式下降,人们因预期价格将继续下跌而推迟购买。这将削弱整体消费并波及企业。

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的通货紧缩压力至少还将持续六个月,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尽管中国能够在 2023 年实现“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但如果政策制定者不做出更大努力,今年可能很难重复类似的表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长期的房地产困境和股市波动损害了家庭情绪。”

他表示,由于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通缩压力依然强劲”。杨宇霆补充说,“迫切需要”降息,而疲弱的通胀数据可以为降息提供一个很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