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对中国经济“唱衰论”如何被反复证伪

中共党媒《新华社》2月21日发表文章抨击西方唱衰中国经济,文章认为,某些西方政学界人士和媒体戴着“有色眼镜”,不可能看懂中国经济攻坚克难的大逻辑,也不可能看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势能;他们打着自以为是的“小算盘”,不可能算清中国经济应对不确定性的大运筹,也不可能算准中国经济善做“长周期”的大账本。

文章称,几十年来,一些西方政学界人士和媒体多次通过“中国粮食危机论”“中国造假论”“中国崩溃论”“中等收入陷阱论”这样耸人听闻的“神预言”,反复提出、炒作中国经济即将衰退,试图动摇市场信心,最后又反复以“看不准”而收场。一些有识之士因多次见证“中国崩溃论”的崩溃,早已对这种“狼来了”式的言论见怪不怪,认定西方对中国经济分析“看不准”,对中国经济的抹黑不靠谱。

202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再创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凸显出一个事实:即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

文章表示,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亦或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期间,中国不仅没有成为“下一个崩溃的经济体”,反而通过稳健的政策、坚实的经济基础,拉动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

文章还援引坦桑尼亚知名国际时事评论员塞姆万扎的观点,“中国经济韧性强劲让西方怀疑论者无话可说”。亚洲时报网站副主编、克莱尔蒙特研究所研究员戴维·戈德曼也认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是误导性的。唱衰中国,只会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

几十年来,从未真正“算准”中国经济的唱衰抹黑者,一次次突破“下限”,不惜玩数据游戏,或使用可笑论据,只为炮制中国经济又要崩溃的“新料”。

文章说,每次西方唱衰抹黑中国的“高潮”都处于世界经济出现危机、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时刻。西方政客和媒体把中国当成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本国社会经济问题的“背锅侠”“替罪羊”。

文章援引英国“尖刺在线”网站指出,新冠疫情后,随着能源短缺和俄乌冲突,西方国家深陷经济政治泥潭,这些人炒作“中国悲观论”,是想从唱衰中国中得到“些许安慰”。然而给中国经济“吹阴风”并不能解决自身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就是在西方各种唱衰声音中崛起的”,而西方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把“内部问题外部化”。

俄罗斯《劳动报》副总编莫罗佐夫表示,西方反复唱衰中国背后隐藏的阴谋显而易见,即国际资本和投资不应该流向中国。不过,这种说辞没有奏效,跨国企业普遍希望继续从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中受益。

“看不准”中国经济还源自顽固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希望动摇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当下,部分西方人士和媒体鼓吹“中国经济见顶论”,一边说中国经济不行,一边又说中国对其他国家实施“经济胁迫”,充满自相矛盾。

塞姆万扎表示,2018年以来,面对巨大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西方对于中国在减贫、粮食生产和工业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心知肚明,但选择视而不见,继续用毫无根据的言论攻击中国。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日前表示,大多数从事中国新闻报道的西方记者并不懂中国经济。某些西方媒体渲染中国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等说辞,纯属无稽之谈。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也说,西方国家要修复民主制度和实现自救须向内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与中国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