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导航并执行某些功能。 您将在下面找到有关每个同意类别下的所有 cookie 的详细信息。

归类为“必要”的 cookie 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于启用网站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并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这些 Cookie 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始终活跃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起诉莫言,一场荒诞的闹剧

莫言
中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纬度新闻网】2月27日,一位微博用户发帖称,莫言涉嫌抹黑英雄先烈,涉嫌违反英烈法,将起诉莫言。并附上了打印好的起诉书。该用户表示,“一切让法律来评判,相信法律,依法治国。共建法治文明社会!

他列举了莫言作品中“涉嫌诋毁抹黑英雄先烈的26个事实证据”。比如,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涉嫌诋毁抹黑英雄先烈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 在266页,涉嫌歪曲历史抹黑八路军不去抗日,却去攻击残害民间抗日组织铁板会,来抢武器,同时也伤害百姓。还写土匪伸张正义杀八路军,令人触目惊心。] 他还指责莫言在作品《丰乳肥臀》里写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排长欺压百姓,被百姓妇女骂“你有娘吗?你是人养的吗?”此举是“涉嫌诋毁抹黑英雄先烈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如此逐本逐页翻查“黑料”,大有发现“大案要案”之势。

对此,《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表示,这件事就是一场个别人用“打莫言”自我炒作的闹剧,该起诉能不能被正式立案都很难讲,更不用说得到起诉人希望的结果了。

胡锡进认为,起诉者是瞄上了互联网上的民粹资源,觉得这样找莫言的麻烦,给他扣“侮辱先烈”的帽子“很安全”,别管收益多少,都能“只赚不赔”,所以他这样干了。

胡锡进表示,如今互联网上激进的东西不少,发出者为了自我安全,打出“爱国”“正能量”的旗号,在我们社会丰富多彩的现实中不断扫描,抓一个又一个可以找茬批斗的人与事情,“宰活鱼”,逐渐形成了一种破坏社会和谐与多元的戾气。像莫言的这个起诉者,完全是在扣帽子,断章取义,他这么干虽然一时伤害不了莫言,但这件事在又一次打开互联网上恶意构陷的边界和想象空间。一些人会认为,只要举起“政治正确”的旗号,干啥都没问题,他们也因此成了“宁左勿右”的网上示范者。

胡锡进认为,这些情况显然不利于营造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不利于形成宪法秩序下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宽松氛围,所以必要的改变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期待。

河南省委直属媒体《顶端新闻》对此评论认为,莫言被起诉这场莫须有的罪责是文学界的悲哀。愈演愈烈的文化领域“法律狂欢”,背离了文学反映现实的初衷,迫使更多的人选择不言。莫言成了有心人的流量密码,将文学争议作为炒作的噱头,不仅是对作家的不尊重,更是对读者和公众的误导和欺骗。一些自媒体人应尊重法律程序和事实真相,不能将个人情感或偏见凌驾于法律之上,更不能利用文学争议制造舆论热点和牟取私利。

有律师表示,按照起诉人的诉求是赔偿15亿元,暂且不论胜诉与否,诉讼费减半都要377万,倘若法院真受理了,这诉讼费交不交?如果不交,那口口声声“为了正义”的人士怎能连几百万都舍不得呢?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时代,任何能够搏人眼球、制造话题的行为都成为很多自媒体博主蜂拥而至的模仿对象。而随着民粹主义的抬头,打着“爱国者”的旗帜行着无底限炒作本质的行为大行其道,一些人甚至从中摸索出了“成功经验”。

上个月,某网红博主将南京某商场贴出的红色圆形图案、礼花绽放的图案臆测推定为“宣扬日系文化”,他在视频中表示,在官方的介入下,相关广告图案全部被拆除,商场被处以严重警告。随着事情的发酵,有网友透露该博主签约了杭州的MCN公司,经常在上海和南京恶意举报,蹭爱国主义流量。随后,该博主视频被网友举报下架。央视网评论认为:爱国不是生意,举报应有依据。

不知道起诉莫言的微博用户是否是受了某种启发,翻遍莫言的所有作品,似乎用放大镜找出里面“有问题”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文学作品并非历史教科书,莫言作为一名作家,他的作品包含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个人解读和创作自由。而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主观性和艺术性,不同读者可能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

莫言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85年起,莫言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带有先锋色彩的独特作品,以大胆新奇的写作风格著称。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得第8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为其“以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5年,莫言接受香港都会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时曾说:“如果因为我敢于说实话而授予我荣誉文学博士,那么我觉得自己当之无愧。”“莫言”是他开始创作时所起的笔名,却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放炮”说真话,告诫要少说话。

莫言认为,文学作品不应粉饰现实,文学艺术就是该暴露黑暗。

不知道这场闹剧最终将如何收场,但这应该会成为一个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