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导航并执行某些功能。 您将在下面找到有关每个同意类别下的所有 cookie 的详细信息。

归类为“必要”的 cookie 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于启用网站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并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这些 Cookie 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始终活跃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炮制“小学生巴黎丢作业”的“Thurman猫一杯”被多平台封号

网红自称把秦朗的寒假作业带回国
网红自称把秦朗的寒假作业带回国

【纬度新闻网】截至目前,自媒体博主猫一杯多平台账号已被封禁。4月13日下午,微信、微博官方账号发布公告,称对视频账号“Thurman猫一杯”进行封号处置。

同日,“抖音黑板报”发布《关于封禁用户“Thurman猫一杯”的公告》,表示已将账号“Thurman猫一杯”永久封禁。

造假寒假作业丢巴黎?

“新闻”段子化,这病得治!

时隔不到两月,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小学生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一事迎来反转大结局。

据杭州公安局12日通报,为吸粉引流,网民徐某某(女,29岁,网名“Thurman猫一杯”)与同事薛某(男,30岁)共同策划、编造“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系列视频脚本,后网购寒假作业本,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警方通报

事情回顾

2月16日,网红“猫一杯”先虚构自己在巴黎意外得到一位叫秦朗的一年级小学生丢的寒假作业,并表示要将作业带回国还给秦朗小朋友。

网红自称把秦朗的寒假作业带回国
网红自称把秦朗的寒假作业带回国

荒谬的是,竟有网友接力造假,自称“秦朗舅舅”,又发视频又开直播,一顿操作猛于虎,令“丢寒假作业的秦朗家人回应”再次冲上热搜。

然而,在网友和媒体的质疑下,“猫一杯”还一度发视频强调事件真实,声称和“秦朗妈妈”已联系上,晒出所谓的微信截图,还表示对方不愿出镜。

“猫一杯”曾表示联系上对方妈妈

直到警方介入调查后,一切水落石出。

“秦朗舅舅”承认系摆拍账号被禁,视频下架,并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猫一杯”和同事也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些无底线造假引流背后,是网红们对流量的病态渴求。

除了秦朗丢寒假作业事件,还有“游客花3万元包游艇从三亚突围到湛江”,后经证实,根本没有这条航线;闹上热搜的“女子挺5个月孕肚征婚”,被警方通报是假购孕肚道具自导自演;以及“遭陌生人要求陪酒”,事后被证实系团队策划,摆拍造假……

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高流量,保持所谓的“人设”,不少网红把虚构段子升级成一套产业链,先是故意编造夸张剧情,刺激大众情绪,制造对立,等热度起来后,再煞有介事出面回应,以此来收割第二波流量,获得大量关注和粉丝后,开启带货赚钱之路。

但这样无底线的造假,却会让网友在一次次被骗后,逐渐丧失对真实事件的信任,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去年,中央网信办曾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尤其提到这类现象——“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鼓励网站平台对存在争议的信息标记争议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

对于这些弄虚作假,无底线追逐流量的造假视频,必须从严从重打击。不仅网友要提高辨识能力,防止被网红无底线引流利用,平台更需要发挥自身责任,加强自律和监督,让这类视频失去市场,让这样的病态渴求流量的网红,彻底失去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