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为互联网金融借贷催收制定“国标”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5月15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催收行为和行业规范提出了详细要求。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这一《指引》是即将发布的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的前奏。该国家标准已通过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正式发布尚需时日。《指引》基于国家标准制定,待国标发布后将取代其作用。

催收作为贷后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加上频发的恶性事件,催收行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较差。新政能否改善这一状况?

“你在xx平台的金融贷款已严重逾期,现进入合同终止流程,将上报征信黑名单,并在中国执行信息网依法公布身份,影响子女升学及政审。”

这是李帆(化名)当天接到的第七个催收电话。他无奈地表示,虽然知道是催收电话,但正在找工作不敢不接。更担心的是,催收电话会不会打给他的父母?

李帆并非故意逾期,创业失败导致资金链断裂,他开始借网贷周转。尽管已还清大部分贷款,但5月中旬开始无力还款,催收电话接踵而至。

催收指债权方或第三方机构回收欠款,是个人借贷逾期的首要“后果”。催收方式通常包括短信和电话,如无效则可能收到律师函,甚至被起诉。

虽然催促还款合理,但超出一定限度的催收行为容易演变为施压威胁甚至恶意骚扰。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催收”,截至5月24日相关投诉超71万条,其中频繁短信轰炸、电话骚扰和泄露个人信息是主要投诉内容。

李帆提供的一张短信截图显示,催收公司对其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包括父母离婚、家庭成员特点等。

面对催收电话,完全屏蔽是否可行?曾从事催收工作的林芳(化名)表示不建议,因为可能会导致“爆通讯录”,即催收方通知借款人的通讯录好友。

李帆提到,他加入的“负债上岸群”中,很多人因暴力催收而被“爆通讯录”,家人朋友受到骚扰甚至被影响工作。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指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软暴力”催收进行了否定性评价。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进行滋扰、纠缠等违法犯罪手段。

为何催收行业“软暴力”屡禁不止?首先是利益驱动。催收人员收入与回款金额直接挂钩。中国新闻周刊尝试应聘一家催收公司,对方表示提成占回款金额的5%-24%。

此外,催收行业内卷严重。第三方催收机构需通过激烈竞争获得合作机会。催收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话术和尺度把控不严。

目前,中国缺乏直接涉及催收行业的法律规范。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主任黄启瑞指出,催收行业边界不清,亟需规范。

多位专家认为,《指引》的发布有助于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指引》限制了催收的电联次数、通话时间等细节,要求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记录催收全过程,确保真实、客观、完整。此外,《指引》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要求金融机构每年至少一次评价第三方催收机构的合规性、任务完成质效等。

信息保护层面,《指引》明令禁止“爆通讯录”行为,仅允许向债务人催收,不应联系债务人的联系人。

《指引》发布一周后,社交平台有用户反馈催收电话变得温柔,催收态度明显改善。近年来,监管部门严打非法催收和暴力催收,强调金融机构需规范催收方式。

自2024年4月18日起施行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首次新增“消费者权益保护”章节,明确禁止不正当催收手段,并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加强对合作催收机构的管理。

一系列新规预计将引发催收行业的洗牌效应。那些无法适应新规定、存在不当催收行为的机构可能被淘汰。

林芳指出,新规的一些细节可能被钻空子。例如,同一号码每天不得拨打三次以上,但催收电话号码常常更换,很多号码无法回拨。催收时间一般不超过晚上7点,但个别小贷机构例外。

催收行业需要经历改变“阵痛”才能走出争议。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在2024年4月宣告转型,不再从事催收业务,标志着催收行业的重大变革。

近年来,多家催收公司因涉案被查,触犯寻衅滋事罪。林芳坦言,暴力催收时代接近尾声,行业规则日益完善,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建设提上日程,“法催时代”即将到来,逾期后被起诉的情况将增多。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