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署披露:政商勾结造成区域性腐败
6月25日,中国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这份《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面简称《报告》)详细披露了中央财政管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审计情况,以及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情况。
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审计署在部门预算执行、国企国资、金融、 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中,持续关注四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其中,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方面,根据《报告》,审计署重点审计的12家国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60.43万亿元、负债总额为47.48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0.78%到18.57%。同时,其还审计了四家重点金融机构政策落实情况。就此,审计署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其一,信贷数据不实,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定位。六家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含金量不高,有的将其他类贷款违规变造为科技、绿色、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同时,部分信贷投放虚增空转,其中5167亿元即贷即收,在考核前发放、考核后收回;还有的等额存贷,企业在贷款前存入等额存款或贷款后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银行。
其二,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够优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重点领域“加”的成色不足。四家银行680.59亿元名义上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贷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转套利。另一方面,限制领域“减”的力度不够。截至2023年底,四家银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务,仍为461户“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314.41亿元,其中34.84亿元为2023年新发放;306.09 亿元风险资产通过“无效重组”、违规展期等方式虚假盘活,长期以“仍未不良”的虚假形态占用信贷资源。
在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情况方面,根据《报告》,2023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主要有以下特点:政商勾连结成利益集团造成区域性腐败;套取政策红利妨碍政策措施落实;腐败手段更加隐形翻新;基层一些单位腐败问题性质严重。
其中,对于套取政策红利妨碍政策措施落实的问题,《报告》指出,一些企业利用国家生态保护、高新产业等支持政策,勾结公职人员违规取得经营权,或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贴,严重蚕食国家政策红利。
如全国首台套首批次应用保险,由中央财政按保费的80%给予投保单位补贴,但有三家保险公司2019年至2022年伙同多户企业,通过投保、理赔等环节造假,或扩大保险责任等方式,骗取瓜分中央财政补贴3亿多元。
在腐败手段更加隐形翻新这一问题上,《报告》显示,随着反腐力度加大,借助信息技术、监管漏洞等腐败行为更趋隐蔽,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开始显现。
如金融监管部门某司级干部利用职务影响力,长期扶持特定民企提升行业竞争力,收取巨额钱款及股权,并通过同一网点先取后存、借用亲属银行账户、虚拟货币交易等“技术处理”,隐藏民企转款来源,呈现典型技术特征。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署亦从多方面提出建议。在提出“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兼顾,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时,审计署进一步建议推动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提高重点领域“加”的成色,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领域。
同时,加大限制领域“减”的力度,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出清“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避免信贷资金空转。督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挥好“主力军”作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此外,在提及“持续加力化解重大经济风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时,针对金融领域风险,审计署建议要健全地方主要领导负责的风险处置机制,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机制,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督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合法稳健经营,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内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