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导航并执行某些功能。 您将在下面找到有关每个同意类别下的所有 cookie 的详细信息。

归类为“必要”的 cookie 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于启用网站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并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这些 Cookie 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始终活跃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北京承认中国船只损坏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称系意外

【纬度新闻网】据南华早报报道,北京近日承认,去年10月,一艘悬挂香港国旗的中国船只“纽纽北极熊”号在波罗的海发生事故,导致连接爱沙尼亚和芬兰之间的一条重要天然气管道受损。中国当局将这一事件归因于当时的强烈风暴,强调这是一场意外。

中国当局进行的内部调查结果已通报给欧洲各国政府。然而,尽管该报告在中国各部委之间流传,但它并不能作为欧洲刑事调查的官方证据。爱沙尼亚和芬兰方面正在对该事件展开联合刑事调查,重点调查“纽纽北极熊”号——这艘注册船东为中国大陆纽纽航运公司的集装箱船。

根据爱沙尼亚检察官办公室的声明,虽然中国方面的报告尚未送达,但他们已经向中国提交了法律援助请求,以收集该船及其船员的相关证据。目前,中国当局尚未对这一请求作出回应。

该事件对波罗的海连接管道造成了严重破坏。该管道长达77公里,是芬兰的重要能源来源。根据芬兰国家调查局的初步调查,这艘中国船只在事件发生时拖锚,切断了天然气管道,并损坏了两国之间的两条电信电缆。调查人员在管道受损点附近发现了一个锚,并认为这是导致管道受损的直接原因。

尽管中国当局声称其行为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则,但两国政府仍在等待进一步的证据,以确定这起事件是由于技术故障、疏忽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事件发生后,中国司法部尚未回应爱沙尼亚和芬兰的详细询问。据了解,这两个欧盟成员国已经表示愿意配合欧洲的调查,并期望北京方面提供更多协助。

去年11月,芬兰当局表示,北京承诺全力配合调查。今年1月,时任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受损管道问题举行了“建设性”会谈,双方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此次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波罗的海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尤其是在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背景下。这种与莫斯科的紧密关系也对中欧关系造成了新的压力。

管道受损事件再次引发了对海底基础设施安全的广泛关注。此前,2022年9月,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曾发生爆炸,至今爆炸原因尚未查明。这些事件凸显了海底基础设施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