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招商引资模式变革加速 推进市场化探索

据证券时报报道,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地方经济转型的需要,传统的地方招商引资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多个地方政府逐步告别“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的招商方式,探索更加市场化的招商模式。据消息称,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已有部分地区裁撤了地方招商部门,取消基层招商指标,并开始尝试设立招商公司。

地方招商部门裁撤消息传出后,引发广泛关注。然而,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改革举措目前仅在少数地区试点推广。据一位为地方政府制定招商方案的专家透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改革的区县占比不足5%,成立招商公司的更是凤毛麟角。”

税收优惠退出舞台 地方政府观望中前行

在政策层面,中央与地方相继出台的文件表明,违法违规给予企业税收优惠的时代已告一段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自8月1日生效,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在无法律依据或国务院批准的情况下不得对特定经营者提供税收优惠。与此同时,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强调,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严禁通过违规政策吸引投资。

上述政策调整使得传统依赖税收优惠的招商手段受到重大冲击,地方政府原有的招商模式面临深刻调整。地方招商专员葛毅(化名)表示,目前很多地方正观望中央新政的实际效果,部分项目的引进工作暂时搁置,基层招商团队也在重新评估招商方式。

招商公司兴起 市场化模式试水

在政策限制下,部分地区已经悄然尝试通过设立招商公司来替代传统的政府招商模式。以浙江嘉兴为例,该市已有8个县(市、区)成立了市场化的招商公司,探索更加灵活和专业化的招商方式。嘉善县成立的长三角(嘉善)招商引才服务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市场化机制吸引人才,优化招商效果。

业内人士指出,招商公司具备体制灵活、市场导向等优势,能够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精准的引资作用。然而,尽管这一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传统的政府招商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双轮驱动”的模式,即政府招商与市场化招商相结合,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因地制宜 稳步推进招商模式改革

尽管改革势在必行,但业内专家提醒,各地在推进招商引资模式变革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指出,传统招商模式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仍具备较大优势,各地应因地制宜,避免盲目推行一刀切的改革。

此外,随着政策奖补逐渐退场,基金招商和资本招商成为未来招商工作的重点。业内人士建议,通过加强与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的合作,地方政府可在不提供税收优惠的情况下更精准地匹配产业需求,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总体来看,当前地方招商引资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型的关键期。虽然改革步伐不一,但在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构建更加规范、高效的招商体系已成为各地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