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导航并执行某些功能。 您将在下面找到有关每个同意类别下的所有 cookie 的详细信息。

归类为“必要”的 cookie 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于启用网站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并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这些 Cookie 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始终活跃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中国本土电动车企崛起 外资车企在华市场面临巨大挑战

2023上海车展现场多个中国本土品牌亮相
2023上海车展现场多个中国本土品牌亮相

【纬度新闻网】曾经主导中国汽车市场数十年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如今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中国本土电动车(EV)制造商如比亚迪(BYD)和小鹏汽车(Xpeng)的迅速崛起,这一全球最大乘用车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最大车企正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和利润。

最新的迹象来自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Volkswagen),该公司本周一警告称,可能首次关闭德国的工厂以削减成本。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自三年前以来大幅下滑了超过四分之一,今年上半年仅交付了134万辆汽车。而去年,大众失去了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的中国市场销量冠军宝座,败给了中国的比亚迪。

不仅仅是大众汽车,福特(Ford)和通用汽车(GM)等其他跨国车企也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了同样的困境。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本土品牌,导致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和销量大幅下滑。

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的数据,今年7月,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已从两年前的53%骤降至33%。随着销量的下滑,车企在中国的利润也面临压力。丰田汽车(Toyota)在截至6月30日的季度中,中国合资企业的收入同比暴跌73%。更糟糕的是,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今年连续出现季度亏损,该公司在中国的销量从2017年超过400万辆的峰值,降至去年的210万辆。

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上的突然变故,源于过去20年间销售和利润的持续增长。在这一时期,大众和通用等公司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随着特斯拉(Tesla)的入场,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年12月,第一辆中国制造的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下线,这一事件被业内人士形容为“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彻底改变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看法。

特斯拉的成功带动了中国本土电动车企的崛起,如比亚迪、蔚来(NIO)和理想汽车(Li Auto)等品牌迅速抓住了这一需求激增的机会。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今年中国的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占全国汽车销量的近一半。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制造商也不满足于仅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中国的乘用车出口去年增长了60%以上,突破400万辆,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出口车辆为电动车。

为应对中国电动车企的强势崛起,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在加强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去年,大众斥资7亿美元收购了小鹏汽车5%的股份,并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车型。而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也以约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电动车企零跑汽车(Leapmotor)20%的股份,并计划在九个欧洲国家销售零跑汽车。

然而,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电动车制造和出口的中心,全球汽车制造商仍在努力适应这一变化,并寻求新的竞争策略。

正如电动车行业专家迈克尔·邓恩(Michael Dunne)所言:“世界汽车产业的新中心是中国。每个人都在试图弄清楚,未来的路在何方?如何与中国车企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