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企业员工离岗16年仍被温情“包容”,国资委已介入调查

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旗下矿泉水
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旗下矿泉水

近日,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要求任X志等四名同志限期返回公司上班的通告》,通告指出这四名员工长期擅自离岗,其中一名员工的离岗时间竟长达16年。该消息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相关话题登上多平台热搜。

通告显示,离岗时间最长的员工张某某自2008年8月离岗至今,已有16年。随着事件发酵,网友们纷纷质疑:这些员工是否存在“吃空饷”?企业为何如此“包容”?员工擅自离岗多年为何不被开除?对此,泉阳泉饮品公司和相关部门均做出了回应。

泉阳泉饮品有限公司限期返岗上班通告引发巨大关注

据红星新闻和澎湃新闻报道,泉阳泉饮品公司表示,这些长期离岗的员工虽然未被除名,但公司并未向他们支付工资,故不存在“吃空饷”行为。公司工作人员解释称,“离岗人员未领取薪酬,但仍占据编制,公司无法与其沟通工作意向,导致管理上的困扰。”

然而,关于“吃空饷”的争议仍未消除。齐鲁晚报和南方都市报认为,虽然这些员工没有领取工资,但公司仍为其缴纳了社保等相关待遇。从这一角度来看,员工占用资源但未提供劳动,依然符合“吃空饷”的广义定义。

针对为何不直接辞退这些长期离岗员工,泉阳泉饮品公司表示,虽然可以根据员工的旷工行为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但公司希望给员工保留机会,并保护其合法权益。相关负责人称,只要员工返回公司并通过培训,仍然可以上岗工作。公司目前主要是清理长期不在岗的人员,并计划在员工限期未返岗的情况下启动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程序。

这一“温情”的做法引发网友热议。南方都市报和解放日报等媒体质疑企业的管理松懈,认为如此包容的态度不仅损害企业利益,也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忠诚度。

此次事件的曝光引发了关于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的广泛讨论。南方都市报指出,国企改革应当注重提升管理效率,避免类似长期离岗不处理的情况再次发生。而在资本市场层面,这种管理松懈无疑会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吉林省国资委已介入事件调查。国资委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密切关注泉阳泉饮品公司发布的通告,后续将发布进一步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