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总统:乌克兰停火应确保基辅全面参与并提高防御支出

【纬度新闻网】据美联社报道,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周四(1月30日)表示,实现乌克兰战事的结束必须确保基辅全面参与,并且区域国家需要增加国防开支,以防止未来俄罗斯的进一步侵略。
瑙塞达指出,如果在没有适当威慑措施的情况下达成停火协议,俄罗斯将利用这段时间整合兵力,并为未来的侵略做准备。“即便停火达成,你不能相信俄罗斯会就此停止不再行动,”他说道。“他们会利用这段时间巩固、增强军事能力,并在未来再次发动攻击。”
立陶宛对乌克兰战争的持续和俄罗斯的侵略行为深感担忧。作为曾被苏联占领至1990年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立陶宛的地理位置使其极易受到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在这个世界的这一部分,你永远无法感到安全,因为我们的邻国是俄罗斯,即便是一百年、两百年后,这一点都不会改变,”瑙塞达说。“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避免遭受攻击。”
立陶宛近期成为北约(NATO)首个承诺将国防支出提升至占GDP至少5%的国家,以响应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呼吁。特朗普曾多次批评北约国家未能增加国防支出,并威胁不保护未达到目标的盟国。
对于乌克兰战争的未来,美国新政府的立场至关重要。尽管特朗普上任前曾被认为可能减少对乌援助,但其就职后却威胁对莫斯科实施制裁,并敦促俄罗斯总统普京“尽快解决这场荒谬的战争”。
瑙塞达强调,美国必须确保乌克兰在任何停火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并反对华盛顿和莫斯科单独制定和平协议。“如果和平是在幕后敲定,而乌克兰未被纳入其中,这是不可接受的,”他说。“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了无数生命,基础设施、设施和房屋被摧毁。乌克兰人民理应有权决定和平的条件。”
“我相信特朗普总统也能理解这一点: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不会有和平谈判。”
除了乌克兰战争,波罗的海地区还面临另一个安全挑战——近期多起海底电缆和天然气管道受损事件。据报道,自2023年10月以来,波罗的海已有至少11条海底电缆受损。最近一次事故发生在上周日,连接拉脱维亚和瑞典哥特兰岛的光纤电缆出现断裂。
北约本月初启动了一项名为“波罗的海哨兵”(Baltic Sentry)的新任务,以加强该地区海底基础设施的安全。尽管电缆运营商指出,海底电缆损坏属常见现象,但近年来此类事件在波罗的海的频繁发生,引发了外界对人为破坏的猜测。
瑙塞达呼吁北约和欧盟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保护该地区的海上基础设施。“现在是时候展现我们的实力了,”他说。“北约和欧盟应承担更多责任,加强波罗的海的海上巡逻,并增派海军力量,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尽管部分立陶宛政界人士反对提高军事预算,认为该国已是北约成员国中国防支出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但瑙塞达坚持认为,加强国防是立陶宛的当务之急。
“作为前线国家,提高国防支出是绝对明确的优先事项,”他说,“当然,我们可以依靠北约盟友的支持。但如果我们自身无法展现保卫国家的能力,那就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