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同意首选项

我们使用 cookie 来帮助您高效导航并执行某些功能。 您将在下面找到有关每个同意类别下的所有 cookie 的详细信息。

归类为“必要”的 cookie 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因为它们对于启用网站的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我们还使用第三方 cookie,帮助我们分析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存储您的偏好并提供与您相关的内容和广告。这些 Cookie 仅在您事先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

您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部分或全部这些 Cookie,但禁用其中一些可能会影响您的浏览体验。

始终活跃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没有可显示的 cookie。

微软发布首款量子计算芯片,迈向未来计算新纪元

微软公司(Microsoft)
微软公司(Microsoft)

【纬度新闻网】微软公司(Microsoft)近日宣布推出其首款量子计算芯片Majorana 1,这标志着该公司在量子计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款芯片承载了8个量子比特(qubits),为未来可能拥有百万量子比特的计算设备奠定了基础。

微软方面表示,当前Majorana 1的主要能力仅限于数学问题的求解,以验证其可控性。然而,微软工程师认为,这一成果已足够作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基础,并有望推动数据中心、化学研究、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相关研究成果已于本周三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微软执行副总裁Jason Zander表示:“科学家早在1937年就提出了这一理论,而我们花费了近百年时间才得以证实。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利用它。”他还补充道,量子计算技术将在“几年,而非几十年”内发挥实际作用。

近年来,量子计算技术发展迅猛,相关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不断涌现。与传统计算机仅能在0和1之间进行信息编码不同,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呈现0和1的概率状态,从而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可能性,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攻克的问题。去年12月,谷歌(Google)宣布,其新型量子芯片在5分钟内解决了一个传统计算机需耗时远超宇宙年龄的问题。

然而,量子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挑战,其中最大的难点之一便是高错误率。现有的量子计算技术依赖超低温和极其安静的环境,以避免热量和声波干扰计算过程。微软自2004年开始涉足量子计算研究,并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路径,重点研究如何减少错误率。

微软采用的Majorana量子比特以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准粒子理论为基础。微软研究团队通过逐个原子拼接铟砷(indium-arsenide)条带,并将铝纳米线(aluminum nanowires)连接成“H”形结构。该系统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并在特定磁场环境中运行,可在“H”形结构的四个端点形成Majorana粒子,从而构建出一个量子比特。

尽管微软的研究历经波折,该公司曾在2018年宣布发现Majorana粒子,后因数据问题撤回相关论文,但最终,微软研究团队成功创建并测量了这一特殊粒子,并凭借此技术推出了Majorana 1芯片。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软、谷歌及多家初创公司正加速推进这一颠覆性计算模式的实用化。微软的最新突破无疑为量子计算的未来增添了更多可能性,也让人们更期待量子计算机真正投入实际应用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