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倒塌的曼谷大楼疑用不合格钢材,泰国当局展开调查

【纬度新闻网】3月28日,缅甸发生震矩规模7.9的强烈地震,波及邻国泰国,导致曼谷一栋在建的30层大楼倒塌,造成至少12人死亡,另有76人疑似仍受困于瓦砾之下,搜救行动持续进行。这座未完工的大楼原计划作为泰国审计署办公大楼,是此次地震中泰国境内唯一完全倒塌的建筑物。事件引发对建筑材料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广泛关注。
泰国工业部长艾卡纳(Akanat Promphan)初步勘查现场后表示,倒塌大楼疑似使用了不合格钢材。30日,他带队在瓦砾中收集建材样本并进行现场检测,发现从现场抽取的28条钢筋样本中,有13条未达标。这些钢筋分别由中国、印度及中泰合资公司生产。当地媒体报道称,涉事大楼可能使用了DB32 SD50型号钢材,专家指出该钢材外硬内软,在扭曲时易爆裂,不适合用于高层建筑。泰国交通部进一步解释,使用不合格钢筋会削弱建筑结构,使其在地震等强烈冲击下更容易断裂坍塌。

艾卡纳透露,过去半年,工业部一直在打击生产劣质钢材的企业,“许多工厂使用从中国搬迁来的旧式设备和流程,导致钢材品质不符标准。”当局表示,将对不合格钢材的来源展开深入调查,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
泰国反贪腐组织主席马纳(Mana Nimitmongkol)披露,该组织在施工期间多次视察工地,发现工程存在延误、工人不足及疑似偷工减料的问题。他指出:“工地工人数量有时远低于应有标准,导致进度滞后。工程接近尾声时,可能因赶工而忽视质量。”此外,今年1月,审计处曾以施工严重延误为由威胁终止合同。泰国副审计长苏堤彭(Sutthipong Boonnithi)则称,尽管大楼已封顶并开始安装玻璃幕墙,实际工程仅完成30%。
大楼由“义大利-泰国发展集团”(ITD)与中国中铁子公司“中铁十局”于2020年联合承建,原定2026年竣工。地震发生后,泰国总理佩通坦(Paetongtarn Shinawatra)于29日下令,限期一周查明倒塌原因,调查范围包括建筑设计、建材标准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泰国钢铁协会与工业部已介入,计划进一步抽检样本以确认责任归属。
29日,警方接获举报称,4名中国籍男子从塌楼现场带走一批文件,随后在附近将其截获。这32份文件涉及承包商资料、RFID副本、电气及运输系统工程文件等。4人声称取走文件是为向保险公司索赔,其中一人自称是项目负责人,持有效工作许可。目前,警方已扣押文件并展开调查,4人暂时获释,但可能面临起诉。

此次缅甸强震震中位于曼德勒附近,震级高达7.9,泰国曼谷虽距震中约1000公里,但因其软土地质放大震动,导致影响显著。倒塌大楼成为震后泰国最严重的单一事件,暴露了建筑行业在材料选用与监管上的漏洞。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泰国各界呼吁彻查事件真相,以避免类似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