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无人机“空中猎手”亮相,双管霰弹枪击落敌方无人机

【纬度新闻网】乌克兰第30机械化旅第2摩托化营近日在Telegram频道发布了一段引人注目的视频,展示其无人机通过双管霰弹枪击落敌方无人机的作战画面。该部队目前在巴赫穆特附近作战,视频中数十次快速剪辑的攻击片段显示,双管无人机精准瞄准并摧毁敌方DJI Mavic无人机,凸显了无人机对战无人机的全新战术。
视频中,乌克兰无人机在冰霜覆盖的战场上低空飞行,机身搭载的双管霰弹枪对准目标——一款常见的DJI Mavic无人机。随着第一视角摄像头捕捉到一闪即逝的火光,目标无人机随即坠落。第2营在配文简洁地写道:“击落敌方无人机是第30机械化旅第2营的优先任务之一。”这是迄今公开记录中规模最大的无人机对无人机作战影像集之一。
这种双管霰弹枪无人机的设计灵感源自一战时期的戴维斯无后坐力炮。早在今年3月初,乌克兰总统旅(在卢甘斯克作战)便展示了类似概念:四旋翼无人机上安装长管武器,两端同时开火,一端瞄准目标,另一端向后发射以抵消后坐力,确保无人机稳定。一名旅成员在镜头前表示:“冲击力很强,不需要精准命中,散射效果才是关键。”不过,由于未见无人机配备自动装弹装置,其可能需返回地面手动重新装填。
无人机搭载武器的实验并非乌克兰独有。早在去年9月,俄罗斯国营媒体RIA Novosti报道称,俄方无人机制造商已测试类似单管双向射击设计,并将其原理追溯至一战时期的戴维斯炮。此外,双方还尝试将枪械甚至熔融铝热剂附着于无人机,打造“飞行枪”和“喷火器”,反映出战场技术向多样化、低成本方向演进。
Mavic无人机作为中国制造的商用轻型设备,因价格昂贵,通常用于侦察或轰炸任务,成为双方优先打击目标。乌克兰的无人机创新得益于其去中心化的研发模式,志愿者、部队与制造商各自推进项目并相互推广。这种模式催生了许多复古技术应用,如光纤无人机,以对抗更现代化的装备。
乌克兰战场的无人机发展引发西方防务分析人士的关注。一些专家指出,北约军工复合体过于专注高端武器的研发,忽视了数量需求和低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能性。相比之下,乌克兰通过快速迭代和实用主义设计,在战争中展现了技术灵活性。
此次视频的发布不仅展示了乌克兰部队的战术创新,也为全球无人机作战提供了新范例。击落敌方无人机的能力,正成为现代战争中争夺制空权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