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引发中国报复,美国农民面临出口市场危机

【纬度新闻网】美国农民原本希望今年能收支平衡,甚至通过控制高昂成本实现小幅盈利。然而,特朗普总统实施的全球关税政策引发中国反制,导致美国失去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农民前景堪忧。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肯塔基州农民、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勒布·拉格兰表示:“当前农业经济毫无容错空间。”大豆和高粱种植者尤为焦虑,因为这两类作物至少一半依赖出口,而中国一直是最大买家。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价值246.5亿美元的农产品,包括玉米、牛肉、鸡肉等。如今,中国自4月4日起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加上今年早些时候的关税,这些产品在中国的价格将大幅上涨。特朗普本周宣布关税后,农产品价格应声下跌,类似股市反应。
明尼苏达州西北部农民蒂姆·杜福特表示,正常年份大豆每英亩可赚50至75美元,但今年作物价格不足以覆盖成本,过去两天价格下跌更使其每英亩损失约25美元。他担心新关税可能让许多农民破产,尤其是他退休后租地的年轻农民,“我只希望他们能撑下去。”杜福特是“自由贸易农民”组织的活跃成员,主张开放市场。
长期来看,美国农民和牧场主担心失去市场份额,中国可能转而从巴西等地购买大豆、牛肉、鸡肉和高粱。高粱在中国的需求旺盛,因其用于酿造白酒,类似美国威士忌,但其他国家可能填补空缺。
特朗普首任期内的对华贸易战已让农民苦不堪言,当时靠数百亿美元政府援助才得以生存。此轮关税扩展至全球,中国或非唯一报复国家。2019年特朗普提供220亿美元援助,2020年近460亿美元(含疫情相关援助)。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本周对福克斯新闻表示,目前不认为需要大规模援助,但若有必要,总统承诺支持农村社区,“我们会做好准备。”
然而,堪萨斯州高粱生产者协会副主席安迪·海尼曼说:“没人喜欢靠政府救济,我们宁愿卖自己种的作物。”密苏里州农民布莱恩特·卡盖也对关税长期性持怀疑态度,反对政府随意补贴,“联邦政府已超支严重,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农民希望特朗普的关税能促成谈判,降低贸易壁垒。拉格兰表示:“我们需要积极方案,而不是互相加征关税,否则只会两败俱伤。我鼓励政府主动寻求机会,达成好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