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应对美关税冲击展现韧性
【纬度新闻网】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周一(4月7日)发表评论员文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针对美国政府近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作出回应。文章指出,美国此举逆世界潮流而动,中国已第一时间采取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文章呼吁客观分析美国滥施关税对中国的影响,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坚定应对美国新一轮遏压的信心。

美关税冲击有限,中国经济抗压能力强
文章分析,美国此次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加上此前已实施的关税措施,将短期内对双边贸易和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然而,文章强调,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天塌不下来”。近年来,中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对美出口依存度已从2018年的19.2%下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出口下降不会对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依存度不容忽视,许多消费品、投资品和中间产品的供应短期内难以替代。中美贸易在全球产供链深度交融下难以完全中断。新兴市场合作潜力巨大,成为中国稳外贸的重要基础。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出口占比从2018年的12.8%提升至2024年的16.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从38.7%升至47.8%。此外,国内市场缓冲空间广阔,2024年近85%的出口企业同时开展内销,内销占比达销售总额的75%,国家正加快推动“出口转内销”政策落地,内需容纳效应日益显现。
经济企稳向好,应对外部冲击底气十足
文章指出,自2017年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中国始终保持发展和进步,展现“越压越强”的韧性。当前,中国经济循环持续改善,内生动力增强。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前两月,投资、消费等需求增长超预期,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回升,一季度有望实现5%以上增长。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外部遏制反倒加速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此外,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信心逐步回暖。国际组织和华尔街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将中国视为对冲美国不确定性的“避风港”。
应对美关税乱拳,中国有备而来
文章强调,中国与美国贸易战已交锋8年,斗争经验丰富。面对美方超预期关税,党中央早有预判,应对预案充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全面部署,今年全国两会出台超常规政策,如财政赤字率定为4%左右,加大对“两新”“两重”支持力度。未来,降准降息、财政支出加码、提振消费等政策工具仍有余地,将根据形势动态调整。同时,中国将精准帮扶受冲击行业和企业,开拓国内及非美市场,并敦促美方以平等互惠方式解决贸易分歧。
以我为主,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章最后指出,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不确定性,中国将变压力为动力,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外部挑战。扩大内需将成为长期战略,通过居民增收减负和供给侧优化,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保持谈判大门敞开,但不存侥幸,已做好应对各种冲击的准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这片大海将以“海纳百川”的从容,迎接风雨洗礼。
国际社会强烈反弹
与此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反弹。据新华社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警告,贸易战无赢家,脆弱国家受创尤甚。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强调“加州不是华盛顿”,呼吁与国际伙伴建立新战略关系,避免报复性关税。4月5日,美国各地爆发超千场“住手!”抗议活动,民众反对特朗普政府政策。德国则因美国孤立主义倾向,再次讨论将存美联储的1200多吨黄金撤回本土。比利时《回声报》评论称,美国极端保护主义重创全球市场,或将自身推向衰退边缘。
中国以稳应变、以进促稳的姿态,不仅为自身发展注入确定性,也为动荡的全球经济提供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