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协会发布原产地认定新规
【纬度新闻网】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周五(4月11日)通过官方微信发布紧急通知,明确根据海关总署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以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以晶圆流片地为原产地。通知要求企业在申报进口时准备好PO证明材料,以备海关核查。
协会进一步建议,无论“集成电路”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均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作为原产地申报。这意味着,部分在美国流片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可能因关税上调而面临价格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原产地认定多以产品标签为准,界定相对宽松,而封测产能多集中于东南亚,业内原以为关税影响有限。但若以流片地为准,通过美国晶圆厂生产的芯片,如德州仪器、英特尔等,将面临高额关税。短期内,相关模拟芯片需求可能转向国内厂商。
上述人士指出,新规报价调整需一定时间,但影响不会长期持续。然而,美国流片芯片成本因关税比例上调将显著增加,市场风向已开始转变。
花旗此前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美国进口产品关税增加,部分美系芯片公司将受影响。“德州仪器在中国的成本优势或将消失。中国模拟芯片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约6-8%,领先厂商仅占1%左右,这为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空间,”花旗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美国本土晶圆厂产品大概率被认定为美国原产地,美系IDM厂商产品可能面临较大关税冲击。据悉,美国本土晶圆厂包括格芯、英特尔、美光和德州仪器。德州仪器晶圆厂主要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缅因州、犹他州,少量在德国,封测则分布于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及中国成都。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德州仪器中国区收入约30亿美元。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超800亿美元,中国市场超3000亿元,且多采用成熟制程产能。此外,英特尔部分CPU和GPU、AMD嵌入式处理器、ADI模拟芯片、博通射频及汽车电子芯片、美光部分DRAM和NAND、安森美功率类产品、Qorvo射频前端产品等,或因新规受到不同程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