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货船征收新港口费,中国批驳“损人害己”

【纬度新闻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四(4月17日)公布新规,将对中国建造或营运的货运船只征收额外港口费用,旨在遏制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主导地位、推动本国造船业复兴。中国外交部对此强烈反弹,指责美方做法“损人害己”,并警告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根据新规,从2025年10月14日起,所有中国建造的货船在美国港口靠岸时都需缴交额外港口费。若该船也由中国企业经营,每净吨位将需缴交高达50美元,三年内每年还将递增30美元。而中国建造但由非中资公司运营的船只,每净吨位收费18美元,并逐年调涨5美元。以一艘可载1万5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货船为例,赴美一次的港口费将高达180万美元。
此外,所有非美国制造的运车船从10月起也将被征收每车位150美元的港口费。运载液化天然气(LNG)的外国造船只则将于三年后起开始缴费,并于未来22年逐步上调。相关装卸设备关税是否同步加征,将在5月19日的听证会上进一步讨论。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此举旨在遏制中国对全球造船市场的主导地位,并释放美国本土造船的强烈需求信号。她称,“船只和海运是美国经济安全与贸易流通的关键”,新政策将“重塑海运供应链的平衡”。
然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严词回应,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规则,立即停止错误做法。他指出:“征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
林剑并强调,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和国家的合法权益。
美方新措施在美国国内引发意见分歧。钢铁产业和航天、机械工会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扶植美国船舶工业的积极信号。但服装和鞋类业协会则批评称,该政策将导致贸易成本上涨、进口价格升高,终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目前每年仅能建造约5艘新船,远不及中国每年超过1700艘的产能,港口费短期内难以改变全球造船格局。业界估计,仅进口成本上升一项,每年可能增加300亿美元,出口竞争力也将受到削弱。
为了缓解部分冲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设定了一些豁免条款,包括:船只若向美国订购新船将可豁免缴费;在美国本土港口及海外属地间航行的船只、五大湖航线的货船,以及以空舱入境准备装载出口货物的散货船,也将免于缴费。
这项新港口费政策是在拜登政府去年依据“301条款”启动对中国造船业的国家安全调查后推出,反映出美国在强化海事安全及重建本土产业方面形成跨党派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