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协谴责美方港口费政策,警告全球海运体系动荡
【纬度新闻网】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周六(4月19日)对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使用费的举措表示“极度愤慨和坚决反对”,称其为“短视行为”,并警告此举将扰乱全球海运体系,导致海运成本飙升,进一步推高美国通货膨胀,损害美国民众利益。此举标志着中美贸易战在海运领域的进一步升级。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16日签署行政命令,旨在振兴美国造船业并削弱中国在全球航运行业的 dominance。政策提议对抵达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每次停靠收取高达150万美元的费用,对大量依赖中国船厂订单的航运公司每次停靠征收高达100万美元的费用。然而,次日美国政府对政策进行了调整,豁免了服务于五大湖区、加勒比海及美国领土的国内出口商和船东,引发业内广泛争议。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在声明中指出,美国造船业的衰落是其自身保护主义政策的结果,与中国无关。声明警告,美国的限制措施将对全球海运体系造成严重干扰,可能导致货运成本大幅上涨,进而加剧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协会呼吁国际海事工业界共同抵制美国的“短视行为”,并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期待中国政府采取强硬反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于4月18日对美方措施提出强烈抗议,称其为“歧视性”举措,充分暴露了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本质,是典型的非市场行为。商务部誓言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利益”。
海运作为全球贸易80%的主要运输方式,成为中美贸易战的新战场。近年来,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双方对彼此商品的关税已超过100%。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数据,中国造船业占全球商用货船的比例已从1999年的5%上升至如今的50%以上,而美国造船业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几乎陷入停滞。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高额港口费削弱中国在全球航运的主导地位,同时刺激美国本土造船业复兴。
然而,业内专家对此政策效果表示怀疑。哈佛商学院国际贸易专家史兆威指出,拟议的费用“极其高昂”,将被转嫁至托运人和消费者,最终推高进口商品价格,与特朗普抑制通胀的承诺相悖。哥本哈根集装箱航运咨询公司Vespucci Maritime首席执行官拉尔斯·詹森直言,美国造船厂缺乏足够产能,短期内难以满足政策目标,称该提议“愚蠢”。
根据最新网络信息,美国拟对与中国相关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的计划自2024年3月提出以来,已引发全球航运行业的广泛关注。USTR于2025年3月24日举行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但政策细节仍存争议。物流行业人士警告,若政策实施,跨境电商和海运成本将显著上升,查验费用可能从每柜1000美元飙升至5000-6000美元,挤压卖家利润空间。
中国方面则展现强硬姿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美国滥用301调查手段,已被世界贸易组织裁定违反规则,损害多边贸易体制。中国造船业也在积极寻求国际支持,与欧盟、南非、印度等国加强贸易合作,以抵御美国单边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中美在海运领域的博弈不仅是经济竞争,更涉及全球供应链的重塑。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和港口费迫使中国妥协,但中国凭借多元化出口市场、对稀土等关键矿产的掌控以及体制优势,展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中国可比美国更容易找到替代进口来源,而美国对华商品的依赖使其在贸易战中痛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