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称中美贸易战不可持续,预计紧张局势将“降温”

【纬度新闻网】据美联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二(4月22日)在华盛顿发表讲话时表示,当前针对中国的关税对峙不可持续,预计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将出现“降温”。这一表态为缓解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带来一丝曙光,但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贝森特在为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举办的闭门演讲中透露,中美之间的正式谈判尚未启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实施145%的进口关税,中国则以125%的关税对美国商品进行反制。此外,特朗普对数十个国家加征关税,导致标普500指数波动,股市承压,美国债务利率上升,投资者担忧经济增长放缓及通胀压力加剧。贝森特讲话内容由两名知情人士匿名向美联社证实,相关报道发布后,标普500指数出现上涨。
贝森特坦言:“中美谈判将是一场艰难的拉锯战,双方均认为现状不可持续。”他强调,当前的高关税模式对双方经济均构成挑战,需通过对话寻求解决方案。
特朗普政府已与日本、印度、韩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多国展开贸易谈判,但特朗普未公开表示会降低其设定的10%基准关税。他坚持要求其他国家降低进口关税并消除非关税壁垒,以促进美国出口。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利维特(Karoline Leavitt)周二对记者表示,特朗普对她说,有关“与中国的潜在贸易协议”进展“非常顺利”。她还透露,特朗普政府已收到18个国家提出的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建议,“所有相关方都希望看到贸易协议达成”。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周一发表声明,警告其他国家不要通过与美国的贸易协议损害中国利益,称“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的交易”。这一表态凸显了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性。
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还因特朗普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的施压而加剧。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降低基准利率,并声称若有需要可撤换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利维特批评美联储以“政治考量”为由维持利率不变,而非基于“对美国经济的最佳选择”。她表示,美联储应更积极应对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贝森特的讲话为市场注入了谨慎乐观情绪,但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仍充满变数。路透社报道称,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667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0%以上,任何贸易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彭博社分析指出,特朗普的高关税策略短期内推高了美国消费者物价,但长期可能迫使中国和其他国家在贸易规则上作出妥协。
专家认为,中美若能通过谈判降低关税壁垒,将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然而,考虑到双方在技术、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等领域的分歧,达成全面协议仍需时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2日表示,中方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美方对话,但“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