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访华,转交石破茂亲笔信

【纬度新闻网】日本执政联盟重要成员、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周三(4月23日)在北京与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举行会谈,期间转交了日本首相石破茂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笔信。此次访问被视为中日关系改善的重要一步,双方就日本水产品进口限制、美国关税措施及地区安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齐藤铁夫在会谈中强调:“必须把重要的日中关系传给下一代。”他呼吁中方撤销因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海而实施的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并恢复进口日本产牛肉。此外,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推行的关税措施,齐藤铁夫表示希望与中方探讨应对策略,以减轻对中日经济合作的潜在影响。
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会谈中表示,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利马与石破茂首相成功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他强调,中日双方应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坚持重信守诺,建立正确认知,促进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王沪宁还指出,中国全国政协愿与日本相关机构加强交流合作,为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齐藤铁夫于4月22日晚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举行了长达三小时的会晤。双方讨论了日本水产品进口限制、美国关税措施等议题。齐藤铁夫还就中国军方在日本周边海域和空域的活动力度加大,以及日本公民在华被拘留事件表达关切,呼吁中方采取措施缓解日方担忧。
中日关系近年来因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及日本福岛核电站处理水排放等事件屡生波折。2023年8月,中国因日本启动核处理水排海,对日本水产品实施全面进口禁令,导致日本水产业遭受重创。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行的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格局造成冲击,中日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均面临外部经济压力的挑战。
尽管如此,双方在高层互动中展现了改善关系的意愿。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石破茂首相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的会晤,为双边关系注入了积极信号。双方重申“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并致力于推动“战略互惠关系”。
公明党作为日本自民党的执政盟友,在中日关系中扮演了独特角色。分析人士指出,齐藤铁夫此次访华不仅传递了日本高层的善意,也反映出日本在应对美国关税压力和地区安全局势时的战略考量。香港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泉忠对BBC表示,特朗普上台后,中日两国领导人可能因共同应对外部不确定性而更有意愿改善双边关系。
然而,中日关系仍面临诸多挑战。2024年发生的两起中国公民攻击日本人的事件,加剧了两国民间对立情绪。此外,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争端及中国军方在东海的活动仍是双方关系中的敏感点。
齐藤铁夫此次访华被视为中日关系“破冰”的重要一步。双方在会谈中表达了通过对话解决分歧、深化合作的意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中方欢迎日方为改善双边关系所作努力,并期待通过高层交往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