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印再陷外交危机,克什米尔袭击引发连锁反应
【纬度新闻网】印度克什米尔地区日前发生致命袭击事件,造成26名游客遇害,引发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核武邻国之间新一轮紧张对峙。双方接连采取强硬措施,使双边关系跌至近年来最低谷。
事件发生于本周二,印度克什米尔著名旅游胜地帕哈甘(Pahalgam)发生恐怖袭击,一伙持枪分子将一群游客中的男性分离出来,随后枪杀,酿成26人死亡。这是自2008年孟买连环恐袭以来,印度平民所遭遇的最严重袭击事件。
印度政府随即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跨境势力”,尽管未提供确凿证据,但已将与巴方的关系“实质降级”,宣布中止1960年签署、由世界银行斡旋的《印度河水协议》,并关闭唯一的陆地口岸。印度警方还发布通缉通告,称其中两名嫌疑人为巴基斯坦公民。
印度总理莫迪在袭击发生后誓言追捕凶手,“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惩罚”。他在比哈尔邦的一场公众集会上表示:“他们犯下了攻击印度灵魂的错误,必须付出超出想象的代价。”
作为回应,巴基斯坦政府周四(4月24日)宣布关闭领空,禁止所有印度航空公司运营的航班使用,并中止包括第三方在内的全部对印贸易。同时,暂停对印度公民发放南亚地区特别签证,并表示将“搁置所有印巴双边协议”,包括1972年《西姆拉协定》。巴方称,只有在印度“停止对巴基斯坦境内恐怖活动的支持”后,才会考虑恢复协议。
此外,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还强烈反对印度单方面暂停《印度河水协议》的做法,称任何试图削减或转移流向巴基斯坦的水资源的行为“将被视为战争行为,并将遭到全方位回应”。
《印度河水协议》自1960年签署以来,即便在印巴战争期间也始终有效。巴基斯坦高度依赖这一河流系统下游的水资源以维持其灌溉和水力发电体系。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此举一旦落实,可能对巴造成严重生态与经济冲击。
当前,克什米尔依然是印巴矛盾的核心。该地区多数人口为穆斯林,印巴双方均声称对其拥有主权,并已因此爆发过两次战争。自1989年以来,克什米尔一直存在反印度的武装叛乱,但近年来暴力事件有所减少,旅游业出现回暖。
而此次惨案无疑给莫迪政府2019年废除克什米尔特殊自治地位所宣称的“和平与发展成果”蒙上阴影,也再度点燃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目前,印度方面尚未对巴基斯坦宣布的最新反制措施作出正式回应。但据媒体报道,一部由巴基斯坦演员主演、原定近期上映的电影将被取消发行;印度外交部则已暂停所有面向巴基斯坦公民的签证服务,并撤销已签发的签证。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危机显示,印巴之间即便未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仍存在极高的政治和安全风险。外界普遍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