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吴心伯:美国未为与中国的对抗做好充分准备

【纬度新闻网】据中国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透露,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误判了中国经济形势,认为通过施加经济压力可迫使中国屈服,导致美国在当前关税对峙中准备不足。
在4月25日举行的“上海论坛2025”年会分论坛“中美关系的大趋势与小周期”上,吴心伯表示:“特朗普团队的主流看法是,中国经济表现不佳,只要美国打出关税牌,中国将别无选择只能投降。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中国并未崩溃或屈服。美国方面误判了形势,也未为与中国的对抗做好充分准备。”
中美能否避免长期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至关重要。自上任以来,特朗普对大部分中国商品征收了高达145%的关税,促使北京采取报复措施,威胁几乎中断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当前,中国正面临持续通缩、房地产市场多年低迷及消费支出疲软的挑战,出口在今年第一季度贡献了近40%的经济增长,凸显全球贸易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特朗普近期多次试图与习近平主席通话,并声称双方正在进行谈判,但拒绝透露谈判层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家坤周五否认有任何贸易谈判正在进行,并敦促美国“不要误导公众”。据彭博社此前报道,北京在谈判开始前希望特朗普政府展现更多尊重,约束内阁成员的贬损言论,并指定谈判负责人,同时表现出解决中国对美国制裁及台湾问题的关切。
中美分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和财政部长蓝佛安本周在华盛顿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度经济会议,但未宣布与特朗普政府官员会谈的计划。尽管双方在未来几天仍可能进行接触,但中国商务部周五结束的为期两天的紧急会议指出,贸易摩擦已进入“高强度”阶段,呼吁在挑战面前保持信心与冷静。
吴心伯警告,中美关系正处于“高度对抗的僵局”,金融、科技、安全及人文交流等领域可能因贸易战升级而进一步受冲击。他认为,快速达成协议的乐观前景并不现实,双方可能需数月才能同意谈判,达成贸易协议或需数年。
特朗普近日看似向北京抛出橄榄枝,称若双方达成协议,关税可“大幅”降低,并表示不会在谈判中“强硬”。中国则要求美国取消所有单边关税,显示习近平并不急于谈判。纽约Gavekal Dragonomics合伙人阿瑟·克罗伯指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迫使特朗普让步,促使美国进入谈判。
中国已承诺“全面准备”应急计划,以保护经济免受“外部冲击”。尽管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为政府争取了时间,但高层在周五的月度会议上未透露即刻推出刺激措施的计划。有迹象显示,北京不愿进一步激化矛盾。据报道,中国正考虑暂停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如医疗设备和乙烷等工业化学品)征收125%的关税,此举与美国豁免电子产品关税的做法相呼应。
然而,吴心伯强调,中国无意退让,决心与美国“斗争到底”。他警告:“这不是口号。中国有时间优势,是否继续对抗取决于美国。”